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全站搜索
新闻详情
 
当前位置
《筑业中国:1914—1935亨利·茂飞在华二十年》揭开建筑背后的历
作者:admin    发布于:2024-02-17 11:19    浏览次数:
  

  近日,由文化发展出版社出版的新书《筑业中国:1914—1935亨利·茂飞在华二十年》正在火热上市。本书以民国时期的中国为中心,重点介绍了著名建筑设计师亨利·茂飞的建筑和城市规划,详细记述了他在建造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金陵女大、湘雅医学院等一系列著名建筑并出任国民政府首都计划(南京)顾问的具体过程,客观的评价了茂飞的建筑遗产和影响力,填补民国建筑史的历史空白。

  亨利·茂飞——是一个隐藏在梁思成、吕彦直、童寯、范文照、杨廷宝等一众建筑名家背后的名字。他是第一个在近代复兴中国古典建筑的美国建筑师,也是中国第一代建筑师们的良师益友。1914年他初次来到中国为雅礼协会设计校园,然而当他来到北京后,却花费数个小时流连于紫禁城内的重重庭院中。自此他便彻底地迷上了中国,并持续影响了他后来二十年的执业实践。如何保护中国丰富的建筑传统,同时使用最新的西方技术设计新建筑也成了他的毕生追求。他提出建议:“中国建筑理应享有与西方建筑相对等之地位,中国建筑师更应该从自身文化传统中汲取灵感,以取代那些觅求西方建筑原型与范式之倾向。”

  茂飞在中国的二十年间,设计的建筑遍及大江南北,尤其以校园建筑和规划最为著名。从西方技术到中国风格;从动荡的金融局生活到中式建筑语言;从宏大的城市规划到苦涩的政局现实选择……茂飞的建筑一直是一种妥协,他曾称之为“旧瓶装新酒”。

  而这本《筑业中国:1914—1935亨利·茂飞在华二十年》就从这些“瓶子”的视角出发,理解茂飞为自己在中国的建筑找到一个中间地带的追求,同时也审视了一个未来难以预料的动荡社会。茂飞建筑的意义不仅局限于美学或技术,它们无意中成为一种政治象征,早在1923年,时任广州市长的孙科便征询过茂飞对广州市新规划之建议。如此种种他却一直游离于建筑学界的研究视野之外,几乎完全被建筑从史学家和民国史学家所忽视。

  而本书作者,康奈尔大学客座助理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建筑系教师郭伟杰(Jeffrey W. Cody)就在这迷雾般的复杂史料中,抽丝剥茧地为我们还原了一个最真实的亨利·茂飞。

  他从建筑项目切入,详细呈现了中国近代历史中几股力量之间错综复杂的利益博弈,揭示了建筑背后的文化、社会和政治之间盘根错节的相互关系,一个特别复杂的近代中国跃然纸上。这不仅仅是一本民国建筑史,更是一部近代中国史。

脚注信息
Copyright 2017 乐橙体育官方平台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