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助力科技创新高地目标实现的必要条件,产业结构调整的持续性推进需要引进、培育大量的高质量专业人才。今年成都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建设全国创新人才高地。
封面新闻记者了解到,对比2022年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前五城市——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成都在多领域人才引进力度、人才优惠奖励力度、发展晋升环境仍与先进城市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在产业领域对顶尖人才、青年人才等高层次类型人才的引培效果、作用发挥与产业发展、实践需求存在着“鸿沟”。
成都如何建设全国创新人才高地?如何打造更完善的人才配套设施吸引人才落户?这一话题也是今年成都市两会聚焦的重点。
在雷伟看来,成都在去年成立成都院士联合会释放了很好的人才引进信号,但目前成都人才引进和人才培育的广度与深度还不足。
具体来看,他认为,成果转化难问题依然存在。“当前成都绿色发展企业、创新基地高层次人才比例低,在成果转化过程中容易出现不严谨、不全面的问题。”
雷伟解释,目前,成都人才引培的创新平台载体环境适应性,与本土人才的融合共生以及发展环境优化等缺乏全盘考虑和后续跟踪,导致人才聚合、发展遭遇瓶颈、成果转化困难。
此外,青年人才可持续鼓励程度较低。成都对于人才引培重视政策优惠但是轻精神关怀。青年科技人才曝光度低,发光机会、荣誉奖励等可持续性鼓励措施较少,聚集各方英才的示范激励作用尚未完全发挥,对探索性强、研发风险高的前沿领域科研项目奖励体系机制仍然不够完善。
值得一提的是,雷伟发现,成都缺乏人工智能、大数据、芯片以及生物医药等方面的人才,尤其是院士类高端领军人才。“目前给成都的定位是打造高端智能产业集群,但整个四川都没有一个高端装备制造类的院士,这也是后期我们在人才招引上的重点方向。”
对此,雷伟建议,要“引新”。引进顶尖人才,释放创新人才聚合“强磁场”效应。“围绕‘发现人才、激励人才、培育人才、留住人才’设立奖项、岗位,让获奖的优秀的顶尖人才和成果留在成都,为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力量。”
此外,要“培青”。他说道,坚持“院校企地”联合引培,让青年人才在科创舞台“唱主角”。要创新性构建高端人才“院校企地”联合引培体系,充分整合校企合作优势资源,大力培养青年创新人才团队,扩大本土“链主”企业的青年科技人才朋友圈,给予其与世界一流水平接轨的机会。
同时,还要“选优”。关注人才创新产出,分类健全导向鲜明的评价体系。以“创新产出”为分类评价着力点,分类优化涵盖能力、创新业绩、贡献等科学合理、各有侧重的职称评价标准,考察人才科研能力、潜力、创新力。
与雷伟一样,董晓菲也格外关注人才问题,不同的是,她聚焦于“海归”人才招引。
“当前成都人才引进的结构不太合理。”董晓菲表示,在调研中她发现,成都每年引进海外的人才大概为850到1000人,但从占比来看,高校占到了80%,医院科研占到16%,企业占比4%,所以研究型人才较多,具有产业经验的人才较少。
此外,人才引进要素配套不够完善。她表示,根据相关报告,2023年应届留学生回国简历投递城市占比分析,成都占3%位居全国第六,与全国前五差距较大。“这是由于招引海外留学高层次人才的政策力度不够,已出台的‘人才计划’等奖励措施,对海外创新创业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不大。而在资本层面,创业投资及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活跃度不够,对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的支撑作用不明显,创新创业较为艰难。”
不仅如此,成都当前人才引进渠道较为单一。“政府主导并以政策推动和实施引才项目推进工作的方式还有较大惯性,产生的引才指标化、项目碎片化、竞争同质化等问题层出不穷。”
对此,她建议,建立海外人才社团资料库和海外高层人才重点联系对象资料库,进一步提高引智引才工作的系统化、专业化和信息化水平。
此外,利用国内外政府和机构在海外设立的孵化园等,设立“园中园”,桥接成都企业、科研机构及高校等需求,打造成为海外留学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的孵化中心,使其更好理解成都创新创业环境,降低其创新创业的成本。
“还要打造要素支撑体系,降低海外留学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死亡之谷’风险。”她解释,海外留学高层次人才大都有技术,但缺资金、缺资源,在创新创业初期,往往因为现金流断裂而陷入“死亡之谷”。
因此,要注重加快市场化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建设,加强科技金融平台建设,完善支持股权投资、创业投资的政策体系。同时,注重对海外人才创新创业中统筹、协调、服务,特别是提供配套的政策平台和资源服务,加快国际人才市场载体建设,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作用,打造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成果示范高地。
毕昱告诉封面新闻记者,成都已经连续5年被评为“中国最佳引才城市”。并且,当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规划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一极两中心两地”发展定位和成都都市圈发展战略定位打造的成德眉资同城化,为推动成渝人才正向流入、进一步集聚人才奠定了良好基础。
他补充道,以上因素都为成都打造人才高地提供了契机,这对于成都建设为重要的外交中心、金融中心、经济中心、科技中心、文创中心以及国际交通枢纽具有必要性。
据悉,2023年8月《成都市人才分类目录》正式发布,2024年成都市发布《成都市户籍迁入登记管理办法》《成都市居住证积分管理办法》,并将于2月20日实施,对于重点人才和高潜力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基层人员等都做了统筹。“但是成都当前在信息化人才引进仍有提升空间。”例如在应用场景的研发人才、系统运维的人才、信息安全类人才还需大量招引和细化。
据此,毕昱建议,完善人才机制,引进并培养人工智能中坚人才。目前,成都针对高精尖人才政策力度较大,正大力引进领军人才。但数字经济及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还需要有大量人工智能相关专业的硕士生、本科生等中坚力量。
“因此要加快人才本地化培养,激励领军人才进入本地高校,设计培训计划,培养具有深度学习和大模型领域专业知识的人才。同时,加强对中坚骨干人才的奖补政策,吸引国际和本土优秀人才,构建人才吸引高地,推动人才聚集。”